每日經濟新聞 2023-03-04 22:58:39
◎李為民對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,低劑量螺旋CT篩查能夠發現可治愈的肺癌,同時能夠降低肺癌患者死亡率,被世界各國推薦為肺癌篩查的主要方法。
每經記者 宋思艱 每經編輯 張海妮
今日(3月4日)晚間,全國政協委員、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通過線上會議的方式,介紹了自己將在今年全國兩會提出的兩份提案。同時,他還回答了媒體記者提問。
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注意到,這兩份提案一份是建議將低劑量螺旋CT的肺癌篩查納入國家的篩查計劃;另一份是建議在全國推廣建立緊密的專病醫聯體。
在介紹肺癌篩查提案時,李為民表示,現有肺癌防治費用分布中,96%用于治療性花費,預防費用的構成占比極低。建議將低劑量螺旋CT的肺癌篩查納入國家的篩查計劃,檢查費用納入醫保報銷,推動肺癌防治關口前移,解決肺癌早診早治“最后1公里”的核心問題。
李為民認為,如果通過上述方式篩查發現早期肺癌,從衛生經濟學的角度來說,它的花費遠遠低于治療晚期肺癌的花費。
在介紹進一步加強專病醫聯體建設的提案時,他表示,早在2001年,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就開始了醫聯體建設的實踐與探索,并于2019年進一步啟動專病醫聯體建設,在學科聯盟基礎上以具體病種為單元,目前已建立包括肺結節/肺癌、腦卒中、包蟲病、腎移植、慢性腎病在內的5個專病醫聯體。
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 圖片來源:四川大學華西醫院
專病醫聯體相較學科聯盟合作更為緊密,從源頭實現了區域內專病醫療服務能力的持續提升,為此,李為民建議在全國推廣建立緊密的專病醫聯體。通過統一專病轉診標準、統一專病診療路徑、統一專病連續醫療“三個統一”實現區域專病患者診治同質化、全程化、協同化,推動雙向轉診落地見效,全面降低慢病對人民生命健康的危害,助力健康中國建設。
今晚,李為民在回答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提出的用低劑量螺旋CT篩查肺癌高危人群,如何對高危人群進行精準界定和精準評估的問題時表示,低劑量螺旋CT篩查能夠發現可治愈的肺癌,同時能夠降低肺癌患者死亡率,被世界各國推薦為肺癌篩查的主要方法。但世界各國對哪些人群進行篩查肺癌的標準不一樣,過去美國、英國等提出,應該將55歲以上重度吸煙人群作為高危人群進行低劑量螺旋CT篩查,后來美國又進一步將年齡降至50歲。
我國的研究認為,肺癌有兩大趨勢:第一,肺癌發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,若將應進行篩查人群的標準定在50歲,就會出現較高的漏診率。第二,非吸煙人群發生肺癌的比例較高,若只將重度吸煙人群作為篩查對象,也會出現較高的漏診率。因此,李為民建議,40歲以上,如果有下列危險因素之一:①吸煙(含二手煙)人群;②有職業暴露史;③有腫瘤及肺癌的家族史;④有慢性肺部疾病歷史的——就應該進行低劑量螺旋CT篩查。
李為民認為,對肺癌高危人群進行精準界定,對精準發現病人、精準識別早期肺癌是至關重要的,同時又不至于帶來經濟方面的浪費,也不至于更多的人去“吃射線”。
如需轉載請與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聯系。
未經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違者必究。
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:021-60900099轉688
讀者熱線:4008890008
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,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